征鸿园里有“戏”, 青春学子演“剧”
日期:2025-03-21 19:09:06  浏览量:0

2025年3月19日,在校园的一方舞台之上,由学生们精心打造的戏剧节热烈上演,课本剧与配音承载着经典文学作品灵魂的艺术形式,在学生们的演绎下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悲剧美学的深刻叩问

学生们演绎的《窦娥冤》如一道强光穿透历史的厚重帷幕,将关汉卿笔下那个充满黑暗与冤屈的世界鲜活呈现。

窦娥的扮演者较好地把握了角色的精髓,以细腻且极具张力的表演将窦娥的善良、坚韧与命运的残酷不公形成强烈反差。她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表情都成功激发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怜悯,完美诠释了 “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一悲剧美学要义。

而在《祝福》的演绎中,学生们对祥林嫂这一角色的塑造同样令人动容。

他们生动展现出祥林嫂在封建礼教的重重压迫下,从满怀希望到彻底绝望的全过程。这种对人性被压抑、被扭曲的生动诠释,深刻反映了悲剧美学中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反思。学生们出色的表演让观众深刻体会到那个时代女性的苦难,引发对社会进步与人性解放的思考。

人性冲突与社会图景

课本剧《哈姆莱特》让我们看到了人性在面对困境时的脆弱与坚韧,也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社会的黑暗与腐朽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

《雷雨》的舞台上,学生们用精湛的演技将曹禺笔下复杂纠葛的人物关系与激烈的人性冲突展现得淋漓尽致,角色内心深处的爱与恨、挣扎与无奈被学生们演绎得入木三分。

周朴园的威严与虚伪在学生们的诠释下跃然眼前,舞台上的每一个场景转换、每一次情感爆发都恰到好处,人性在社会枷锁束缚下的扭曲与挣扎,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风雨交加的周公馆,深刻感受到人性在社会漩涡中的跌宕起伏。

古典意境与理想追寻

在《红楼梦》课本剧的演绎中,学生们以灵动的表演为观众营造出一个如梦如幻的大观园世界。学生们对场景的还原、对角色的理解与诠释都精准把握了原著中的诗意与典雅。

而在《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学生们生动再现了孔子与弟子们坐而论道的场景。

他们将子路的豪爽、冉有的谨慎、公西华的谦逊展现得活灵活现,体现了儒家所倡导的和谐、谦逊、积极入世的价值观,更营造出一种古典的智慧美。学生们精彩的表演让观众感受到古人对理想人格与社会秩序的追求,也启发着当代学子对自身人生志向的思考。

从《鸿门宴》演绎中,我们不仅能看到人性的复杂,更能窥探到当时社会的真实图景。

配音艺术中的角色重塑

在《玩偶之家》与《祝福》的配音环节,学生们同样展现出了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在《玩偶之家》的配音中,学生们用声音赋予了娜拉、海尔茂等角色鲜活的生命力,生动演绎出娜拉从对丈夫的依赖到自我意识觉醒的全过程,将娜拉追求自由与独立人格的形象塑造得十分饱满。

而在《祝福》的配音中,学生们的声音生动地再现了祥林嫂悲惨的一生。从她初到鲁镇时的质朴,到历经磨难后的绝望,每一个情感的转折都被学生们用声音细腻地诠释出来,编剧改编理念的阐释,更让观众更深刻地感受到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摧残。

艺术节舞台之上,同学们凭借满腔热忱与纯粹热爱,让经典之作幻化成一幕幕绝美实景。《窦娥冤》中,正义之美在呐喊中喷薄;《雷雨》里,人性幽微之美于纠葛中袒露;《红楼梦》内,古典诗意之美自细节处流淌……

在高品质特色高中的育人蓝图里,人文美育以知识传授、情感陶冶、实践体验三位一体之姿,铺就向美而行的通途,征鸿学子在人文氛围中怀揣向美之心。

以热爱为笔,勾勒出青春的绮丽图景,让美的馥郁芬芳萦绕校园,伴随每一个逐梦瞬间!

校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北路801号
联系电话:0512-63473908 邮编:215200
版权所有 吴江高级中学 苏ICP备2022047387号
公安备案号:320509021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