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好书
炎炎酷暑又至。何以消夏,唯有读书。读书需要静心,书也能让人心静。我们读的每一本好书都将如清泉汇入我们心灵的海洋,静水流深,风平浪静,却蕴藏着巨大的力量。本期读书推荐响应假期“阅读 悦读 越成长”读书征文活动,从苏州市教科院阅读推荐书目里挑选了几本介绍给各位同学。
《旷代的忧伤》林贤治
推荐理由:
《旷代的忧伤》为当代诗人、学者林贤治的思想随笔精选,作者以细腻优美的文字,抒写了古今中外历史上的名人的思想状况,涉猎面丰富,认识深刻,文辞优美,是值得一读的精品。
“真正的思想,活在知识与自我的关系之中,是彼此的互动与重塑。对于自我而言,思想是吸纳的,又是敞开的,无论面对社会权力还是知识权力,则都是独立的。”
《自由在高处》熊培云
推荐理由:
《自由在高处》是当代作家熊培云的随笔集,作者旨在从个体角度探讨身处转型期的人们如何超越逆境,盘活自由,拓展生存,积极生活。自由与自救,是本书的方向与重点。
“身份让我们不自由,名字让我们不自由,制度让我们不自由……但真正让我们不自由的,是我们的迷失的内心,是我们只知道协调自己与周遭的关系,而忘了更要让自己的人生走向高地,走上世界的屋顶,尤其要走上肖申克监狱的屋顶。”
以上两本书不但能在思想上给予我们指引,同时也能在写作上给予我们帮助,是非常适合高中生阅读的佳作。可能有的同学读起来会感觉吃力,因为两位作者学识都非常广博,文中古今中外的典故信手拈来,比比皆是,但这样的文章读一篇是一篇,没有必要追求速度。而恰恰正是这样边查阅边阅读的过程,使我们的思想和知识同时得到了丰富。
《刀锋》【英】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推荐理由:
小说围绕拉里令人匪夷所思的人生转变展开。一战中战友因为救拉里而中弹牺牲,拉里因此对人生感到迷惘,弄不懂世界上为什么有恶和不幸,于是他抛开令人艳羡的美满生活,踏上了探寻人生意义之旅。但小说的主人公又不仅仅是拉里,他所找到的“无我”的“幸福归宿”并非人生的唯一答案。毛姆在完成本作时已年届七十,《刀锋》是他最成熟的作品,也无疑成为了他的代表作。这部小说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其文学价值,还在于它是一部具有浓厚哲学意蕴的小说,一部关于终极价值的书。毛姆将自己对世界和人生的思索凝聚于这部作品中,书中有他自己的心路历程的影子。
《刀锋》关于人生价值的探讨影响了很多人的人生。拉里最终选择的人生与其说是一种生活方式毋宁说是一种人生态度:无私无欲、随遇而安,却严于律己,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大约可概括为为“以圣人心境安度平凡人生”。虽然拉里在书中主要是受了印度佛教的影响,但他的最终选择倒反而有点儒家独善其身的味道,因为他虽然舍弃了欲求,却依然转身拥抱了世界。其余艾略特、伊莎贝拉、格雷等人,初看似乎是用来和拉里作对比的世俗常人,但越是年长,越是不再肯定这样的判断。《刀锋》将种种人生姿态摆在我们面前,但选择什么,终究还是要你自己来定。如果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读一读《刀锋》吧,也许你能在其中找到答案。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 口述/顾春芳 撰写
推荐理由: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首度直面读者,亲述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在北京大学考古系师从宿白、苏秉琦等考古名家的青春求学往事,与终身伴侣、武汉大学考古系创始人彭金章先生相濡以沫的爱情诗篇,五十多年坚守大漠、守护敦煌,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以高精科技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的动人故事……
这本书独家收录了一批从未公开过的资料,展现这位传奇女性50多年坚守大漠、守护敦煌、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的动人故事,展现她的事业与爱情、困境与坚守,解读敦煌艺术崇高之美,披露莫高窟“申遗”及“数字敦煌”背后的故事。
“有人问我,人生的幸福在哪里?我觉得就在人的本性要求他所做的事情里。一个人找到了自己活着的理由,有意义地活着的理由,以及促成他所有爱好行为来源的那个根本性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可以让他面对所有困难,让他最终可以坦然地面对时间,面对生活,面对死亡。所有的一切必然离去,而真正的幸福,就是在自己的心灵的召唤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那个自我。”——《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2020年,湖南考生钟芳蓉以省文科第四的高分报考北大考古系,她报考考古系的缘由就是因为她很早就喜欢历史和文物,同时也视樊锦诗为偶像。这在当时引起热议,很多人嘲讽她“年轻不懂事”,但当时整个考古界都为她发声,钟芳蓉一下子成了中国考古界的“团宠”。樊锦诗当时就亲自写信鼓励她,并寄赠本书给她。
“简单相信,傻傻坚持。”就是这么朴素的信念,成就了伟大的一生,一辈子做热爱的事情,可能才是真正幸福的。
篇幅有限,这里就推荐以上书籍,书单中的其他著作当然也值得一读,若时间充裕,不妨多选几本来看。漫长假期,正是诸位读书时。另外,“阅读悦读 越成长”阅读征文活动不要忘了哦。
- 上一篇:喜报|劳动最光荣 奋斗最幸福
- 下一篇:征鸿校园 | 吴江高级中学暑假生活规划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