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征鸿·师者”好教师团队获评第三批苏州市“四有”好教师团队
学校以“让学校成为展现师生生命价值的绿洲”为办学愿景,形成了以“生动课堂”“生长课程”“生态德育”“生本管理”为内容的“研究型学校”文化特色,并打造了一支学术型教师队伍。
我校始终把把教师队伍建设融入“立德树人”,融入“学科育人”,融入“精神铸人”,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把全体教师培养成能实践、善研究、会创新的新时代“四有”好教师。学校提出了“让每一个教师彰显个性的风格”、“让每一个教师体验成功的快乐”、“让每一个教师实现人生的价值”的三位一体的教师发展理念,归纳蕴养了“有恒守正,学养精深,专业自由,卓越发展”的教师发展愿景,走出了“基于学校——自我培养”“基于教师——自觉发展”“基于学校、教师、学生发展共同体——自能创新”的名特优教师自我培养之路,形成了“研究型学校文化塑造”“学术型教师团队建设”“书院式教师校本研修”“征鸿师者先锋名师工程”四位一体全场域式教师发展路径。建校25年,学校自主培养了省特级教师4人,正高级教师6人。教师队伍的高位发展也催生出省教师发展重点课题、省课程基地、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省教学成果奖等一批内涵建设成果,学校也被确立为江苏省教师发展研究基地、苏州市教师发展示范校,并获评苏州市四有好教师团队,有效提升了我校的办学水平和品质。
建设重点
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师者使命,我校初步形成“征鸿”的普通高中育人模式,以此为抓手,落实“师者”教师团队建设项目,把教师队伍建设融入“立德 树人”,融入“学科育人”,融入“精神铸人”,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通过营造德能兼修、自觉自能的教师教研文化,形成层级分明、 进阶提升的规划发展路径,凝练学教融合、个性鲜明的教学主张,打造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努力把全体教师培养成能实践、善研究、会创新的新时代“四有”好教师 。
实践做法
一是思想引领,突出师德师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党史学习、师德师风、廉政文化等主题教育活动,用“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提高政治站位,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廉洁从教教育。用忠诚铸就忠心,使征鸿师者成为对党忠诚、政治可靠的党的拥护者。
二是品牌建设,突出先锋引领。做强学校一校一品“征鸿·师者先锋”党建文化品牌,聚集“六大引领”,即“政治引领,筑牢忠心,身为师范”“活动引领,精铸匠心,为人师表”“责任引领,觉悟初心,乐为师者”“组织引领,砥砺忠心,主动担当”“名师引领,传承匠心,自觉赋能”“课堂引领,坚守初心,师者传道”,以师者铸魂,成长优秀教师,引导教师成为吴教先锋;以先锋育人,成就优秀党员,引导党员成为姑苏名师。
三是高校联建,突出学术先导。与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合作签约,成为苏州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落实人才培养,开展科研合作,共享研究成果。与苏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签订教师培养协议,建立教师发展基地。每年在师范生实训、教师学历提升、教师培训、学科研究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一是在新教师入职培训上,开发三年进阶式培养课程,帮助新教师迅速转变角色,适应岗位;二是在市、区各级骨干教师培养上,形成导师制培养模式,聘请教育教学专家担任专业发展导师,开展学术研究,提升专业素养。三是在项目研究上,依托苏大雄厚专家团队,提升课程基地、规划课题、前瞻性项目研究内涵和研究品质。
四是征鸿书院,突出分层培养。组建征鸿教师书院,建立书院制、浸润式教师培养机制。一是物化环境建设。在图书馆已建立100平教师研修专用场所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物化环境建设,打造教师主动学习空间。二是完善分层培养模式。建立特级名师工作室、大师带头人领衔的名师高徒、区级及以上带头人领衔征鸿名师工作坊、征鸿新教师书院四级教师研修体系,制定教师专业成长规划,实现教师发展的全域全程培养。
五是校本研修,突出研教合一。学校把校本教研作为提速教师发展的突破口,通过改进六认真有效度,提升备课“有效力”;改进学科教学氛围,提升团队“合作力”;转型教研活动方式,提升学科“教研力”;改进教师研修方式,提升教师“素养力”。积极探索基于项目研修、教研组微课题、主题教研的新教研范式;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完善核心备课组建设,建立常态化校本教研体系,建设校本教研先进学校;丰富基于“研究”的校本教研文化,通过与高校共建、与省内名校联建、与长三角一体化联盟学校融建,形成合作交流、教研相长的学科教研文化;开展“学科教研文化节”“课堂教学文件节”活动,形成教研品牌。
六是项目研究,突出教学相长。以主题性教研、教研组专项课题为突破,开展教学沙龙、主题公开课、课例研究、课堂观察等活动,积极推进教学研究向课堂教学延伸。开展把握教材能力比赛、学科解题及命题比赛、课程标准解读、我看考试说明、我评高考试卷、优质课评比等学科能力比赛,涵育学术型教师丰富高中教师学科素养的内涵和意蕴,提升教师的教学胜任力,形成良好的教研生态。推进“提质增效的课堂变革”建设,突出学科育人价值的转化,突显学生生命成长的理念,积极构建基于学习力生长的高中“生动课堂”新样态,促进教向学的转变,在教学转化中实现教学相长。
预期成效
"四有”好教师团队的培养具有阶段性、持续性、系统性、综合性的特征,学校聚焦专业发展,创新校本实践,创生培养策略,依托课程基地建设,培育教育情怀和专业精神,提升课程研发和实施能力,培养卓越教师,促进成员精神、专业协同成长,实现“拾阶而上”、“一年一小步、二年一大步”的跨越式发展。
1.培育有教育情怀的梦想共同体。
2.培育有共同愿景的学习共同体。
3.培育有教学格调的育人共同体。